• 【文字解读】关于《关于印发2023年海伦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 2023-12-29

【文字解读】关于《关于印发2023年海伦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日期:2023-12-29 来源:海伦市人民政府 访问量:
字号:

2023年末,业经市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海伦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2023年海伦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解读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从2017年开始,已连续6年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年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做好2023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按照省级方案要求,并在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对部分扶持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出台了《方案》。

《方案》第一部分明确了总体要求。将秸秆综合利用与大气污染防治、农业绿色发展、乡村生态振兴紧密结合,坚持农用优先、就近利用、多措并举、发展产业,拓宽秸秆综合利用途径。

《方案》第二部分提出了遵循原则。一是精心组织,落实责任。要落实“五细”要求,落细落实各项措施,针对我市秋冬季秸秆还田离田作业有效时间短的实际情况,压实市、乡、村抓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责任,在利用途径和作业方式确定上积极准备衔接,提早谋划,确保作业进度。二是政府引导,产业发展。以政策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围绕重点县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创建,打造培育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秸秆利用项目,优化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结构,提高产业化水平。三是坚持标准,规范作业。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模式,督促引导秋季收获时控制留茬高度,以利于下步秸秆还田作业。规范秸秆打包离田作业标准,有效控制秸秆离田带土量。

《方案》第三部分明确了工作目标。2023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秸秆还田率达到65%以上。

《方案》第四部分提出了重点任务。一是加强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保育黑土耕地。将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作为重点,因地制宜分区域分作物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协同推进秸秆腐熟、生产有机肥和畜牧养殖过腹等间接还田方式,发挥好秸秆还田的耕地保育功能。二是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延伸产业链条。鼓励乡(镇)集中供热小燃煤锅炉的生物质改造替换,继续引导农户安装户用生物质炉具,提升农村清洁用能比例。推动以秸秆为原料的五化利用,延伸秸秆产业链。三是做好秸秆供需有序衔接,确保原料供应。按照“政府统筹、市场运作、多方受益”的原则,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四是规范秸秆打包离田操作,提高作业质量。在秸秆离田作业时,要采取“一遍搂草打包”方式,不能二次进地搂草打包,严禁因清理秸秆残余物过于干净导致表土流失,从源头上把住土壤流失关。全面推广不带土的秸秆离田作业方式。秸秆收储运主体、大型秸秆利用企业,对收集的表土及筛下物加强管理,通过直接还田或加工生产育秧基质和有机肥间接还田等方式回流耕地。五是强化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降低作业成本。通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径和有效方式,把秸秆还田离田作业纳入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内容,降低秸秆还田离田成本。

《方案》第五部分提出了扶持政策。一是秸秆全量还田作业补贴。对全市行政区域内(只限于23个乡镇),开展玉米秸秆翻埋还田、松耙碎混还田作业的,省级补贴每亩32元;开展玉米联合整地碎混还田作业的,省级补贴每亩20元;开展水稻秸秆翻埋还田、旋耕还田、原位搅浆作业的,省级补贴每亩20元。对因洪涝灾害绝产(绝收)的玉米和水稻地块,开展上述秸秆还田作业的,每亩再增加补贴20元。鼓励农户增加投入,提高作业质量和标准。秸秆部分还田作业补贴。对在玉米或水稻同一地块开展秸秆部分离田作业后,剩余30%-60%的秸秆进行还田作业的,省级按上述全量还田作业补贴标准的80%进行补贴。二是秸秆离田补贴

一是按照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要求,2023年我市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创建工作。在中央下达的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资金中,单独列支300万元,对秸秆收储运体系中综合利用主体具备“储”的环节进行补贴,具备以下条件(1)补贴方向必须是“五化利用”的主体,(2)五化利用主体必须具备秸秆“储备”能力,每个场地储备能力不少于一万吨,(3)秸秆综合加工利用量在5万吨以上,(4)储备场地必须有合法、合规审批备案手续,具备专业储备能力,配套设施完备、安全。(5)对具备以上条件的利用主体,按照实际利用量给与补贴。二是开展玉米或水稻秸秆离田作业的地块,对该地块的秸秆残余物、根茬进行还田处理的,补贴每亩10元。三是对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资金,进行离田利用补贴,补贴方向为乡镇集中供热企业、热电联产企业、高值化原料化利用企业,根据实际利用量给与补贴。三是秸秆重点县专项工作任务补贴。重点县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建设、秸秆还田监测评价、农作物草谷比和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等专项工作任务,补贴资金45万元。

《方案》第六部分提出了保障措施。一是强化工作推进。各乡镇政府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实施“一把手”工程,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要压实各级“田长制”管理责任,把秸秆还田离田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包保到户、管控到地块。要落实农户、合作社主体责任,发挥基层党组织、驻村工作队作用,组织动员群众统一思想认识,全面完成秸秆还田离田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明确部门责任。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和秸秆沼气等燃料化利用、秸秆机械化还田指导工作。市发改局负责生物质发电、生物天然气、纤维素乙醇等燃料化利用指导工作。市工信局负责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项目指导工作和相关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市财政局负责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结合预算管理相关要求,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根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和有关资金渠道做好秸秆综合利用资金筹措和拨付工作,市生态环境局负责秸秆禁烧工作。三是落实行业政策。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对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给予支持,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纳入我市国土空间规划,并积极做好项目用地预审等前期工作。税务部门负责落实增值税即征即退和企业所得税减计收入等秸秆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电力部门负责落实对秸秆捡拾、切割、粉碎、打捆、压块等初加工用电按农业生产电价执行等政策。金融部门负责给予符合条件的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贷款政策支持。四是加强技术指导。制发秸秆还田离田作业技术方案和农作物机械化收获技术操作规程,全市秸秆还田模式区域进行布局,根据活动积温、土壤类型、耕层厚度等条件,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模式。督促引导水田收获时留茬高度控制在20厘米以内,玉米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联合作业或专用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留茬高度10厘米以内,秸秆粉碎长度10厘米左右,均匀抛撒,以利于下步秸秆还田作业。对于既不适宜秸秆还田,打包离田秸秆带土多、质量不好、运输成本高的山坡地、低洼地、边角地等难以利用地块,为确保整地播种,不误农时,组织机械和人力,全部离田出地后就近堆放,具备条件时做堆沤还田消纳处理。组织市乡两级干部及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宣传补贴政策,因地制宜推广科学实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因地制宜总结推广北大荒秸秆还田模式,组织合作社或村集体到北大荒示范点参观学习,以现场操作和田间课堂教学的方式,全面展示北大荒秸秆还田模式和实施过程,让农民亲眼看到秸秆还田、黑色越冬的显著效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五是规范离田作业。在秸秆离田作业时必须采取“一遍搂草打包”方式,捡拾器弹齿需调整到高于垄台3厘米以上,从源头上把住土壤流失关。积极推进“秸秆去尘小方包”饲料、“茎穗兼收机”玉米秸秆不落地、“半喂入式水稻收获机”全株秸秆完整平铺地表等不带土的作业方式。对生物质电厂等秸秆利用企业收集的表土及筛下物实行台账管理,通过直接还田或加工生产育秧基质和有机肥间接还田等方式回流耕地,严禁用于工程建设项目土方回填或弃置。

相关文件:海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海伦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